世界杯logo

“出名要趁早”背后,是张爱玲令人叹息的童年

或许你没看过,但你一定听说过的电影《色戒》、《倾城之恋》,还有那句耳熟能详的金句“出名要趁早”,其实都出自张爱玲的笔下。今天,想和大家聊聊这位久负盛名的民国才女——张爱玲。

“出名要趁早”这句话出自张爱玲的作品《传奇》,原句为:“啊,出名要趁早呀,来得太晚,快乐也不那么痛快。个人即使等得及,时代是仓促的,已经在破坏中,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。”

意思是,人要在年轻的时候,为自己的理想奋斗,不然在时代的变迁下,有生之年你都很难成名了。据说这是张爱玲在书摊上看到自己的书时,突然心生感慨,说了句“出名要趁早啊”。这句感慨的背后,是影响张爱玲至深的童年经历所带给她的感悟,那些年少时的刻苦写作,大抵也是痛快的。

张爱玲的家族背景显赫。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,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,母亲是留过洋的新女性,重视子女的培养教育,小时候的张爱玲因此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。但在1930年,她的父母离婚了,这时候的张爱玲还在教会小学读六年级。

张爱玲的祖母及母亲

展开全文

父母离婚后,张爱玲跟着父亲和后母生活。为了逃离后母的监控,张爱玲发奋读书、勤奋写作,12岁的她开始在校刊上写文章,中学没毕业就写稿挣钱,想要靠写作实现金钱自由。开始挣钱后,父亲和后母对她的态度改变很多。

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。在童年的成长期,父母输入孩子潜意识的画面,会定格,会被记忆存储,随着年龄的增加,这记忆也会越来越清晰,并挥之不去。这就是大家熟悉的“原生家庭的影响”。

母爱的缺失,不仅形成了张爱玲尖酸刻薄的性格,还让她极度没有安全感,目睹了母亲逃离婚姻的过程,让张爱玲在渴望婚姻的同时,却又深深的恐惧婚姻。或许,张爱玲婚姻的不幸,远赴香港工作,到美国定居,在童年时就已经有所预示。

张爱玲和胡兰成

张爱玲虽称不上文坛巨匠,但在时代的长河中,她打破时代对女性的偏见,将女性在文学界的地位再次拔高。她的文字也闪耀着光芒,成为几代人的记忆,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。

注: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