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系「不止(微信号:teachannel)」原创,转载请署名,并注明出处。 喝茶,光喝多无聊呀,那就找点话儿说说。聊人生、讲八卦、谈时政……有什么不可说,什么非聊不可?往下看,就知道喝茶时他们都在聊些什么了。 谈天说地,论政治扯经济 这类茶客以60、70年代为代表,他们聚在一起喝茶时聊的以政治、经济、历史三大话题为主,很少会聊茶。每每与这类人喝茶,小编的存在感基本为零,晕晕乎乎沦落为倒茶“小妹”。 “这是竹窠肉桂,那是马头岩肉桂。”高谈阔论之余某茶客直接点出茶产地,简单明了一句话直接把小编KO了,真是群功力深厚的好家伙。(被吓颤的小编内心OS:好在没班门弄斧,不然丢人丢大发了。) 什么“高雅”,聊什么 他们身披素布青衣,腕绕小叶紫檀,开口便是:“前天刚淘的玉,特别好,特别透。”“某某茶社新开的花道课,真不错,有时间一定得去试试。”“朋友刚送的昔归,赶紧喝喝有没比昨天那泡好。”这些人年纪不大,有点阅历,又有点钱。时下最流行的生活美学是他们在玩,时下最高深的茶修是他们在玩,凡事时下最“不接地气”的事儿,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。所以他们喝茶时,怎能少了这些“高雅”的话题?(遇到这类人,小编往往想遁地,实在受不鸟他们无与伦比的“高雅”劲。) 卖弄各种喝茶、寻茶经历 这类茶客仗着比别人多喝了几款茶,多走了几个山头,就觉得自己见多识广,不跟后辈晚生讲讲“智擒好茶”“勇闯茶山”的故事,就觉得浑身不自在。“以后要去XX茶山,一定要告诉我,我给你介绍几个当地朋友……(此处省略N个字)”、“那泡肉桂开汤时香味冲天,入口辛烈刺激,你们没喝到实在太可惜了。”还能不能好好玩耍呀,小编嚼着他们不显摆都不知道话怎么说了。如果遇到第一类茶客,一句话准把他们呛趴下。 各种插科打诨 “铁观音是绿色的,为什么不是绿茶?” “香是一种气味,怎么沉入水底?” “多香算是香,多稠才算稠啊?” 如此“不耻下问”的好孩子,当属90后的小伙伴了。看似好学,其实是赤果果的“调戏”。他们脑洞里存储着N个为什么,不把你问趴下,绝不消停。 90后年轻茶客,除了各种“不知所云”的问题之外,对他们解释起来还特别费劲。假如你想知无不言说明“清香型”铁观音和“浓香型”铁观音两者区别时,他们是接受不了的。当你打个比方告诉他们:清香型铁观音相当于可口小鲜肉,浓香型铁观音是魅力大叔。他们绝对会先给你一记白眼,再补一句“早那么说不就结了”。 全方位、多角度剖析茶 这些“大虾”爱茶如痴,内功修炼至无形,从来不知道低调为何物,喝茶时爱剖析爱说教。他们好像能从一口茶汤看到了那颗茶树的成长、环境;从一片叶底看到了茶叶“死去活来”的全过程;喝一款茶,好像就读懂了制茶人的全部心理。(好可怕呀,你们尊重过茶的感受不)小编曾目睹这段位茶客只摸摸干茶、闻闻香气就正确说出茶的品种。之后再见他,小编果断唯命事从。跟这种人喝茶可以很有收获,但也身心俱疲,感觉不会再爱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